English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三)——袁隆平:“申报院士只是想让科研工作得到一种认可”

  2021年12月17日  点击:[]

2021年5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

袁隆平,正是中国院士称号荣誉性、学术性、纯洁性回归的一个楷模。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先生在长沙去世。第二天,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转达了对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对其家属的亲切问候,在高度肯定袁隆平重大贡献的同时,提出要学习他的高贵品质与崇高风范。

追寻袁隆平60多年在杂交水稻育种科学领域探索的足迹,赞誉他有“大学者风范” “大专家风采”一点也不为过。毕竟正直的科技界行家们的眼睛是“亮堂的”。“杂交水稻之父”、 国家荣誉勋章、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光彩耀眼的荣誉称号落在他的身上使人感到顺心畅意。因为,中国至今唯一的“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各种国际大奖都不是可以轻易企及的。

我曾不忌讳地同袁先生探讨一些有关个人名利的“敏感话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技界的一种崇高的荣誉称号。当选院士,也是科技工作者个人的莫大光荣。袁隆平曾于1991年及以后连续三次申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均告落选,成为坊间“新闻”。(注:“学部委员”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沿用苏联的学术称呼,1993年国务院决定改称“院士”)

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1995年5月袁先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我们见面祝贺他顺利当选时,他却特别认真地说“院士是一种荣誉称号,申报院士只是想让研究工作得到一种认可。”他强调:搞杂交水稻研究可不是为了当院士,没评上院士说明科研水平还不够,还要努力学习,但学习的目的还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不是为了当院士。


2018年7月6日,作者请袁隆平在《两院院士忆高考》出版推荐书上签名


说到他获得我国至今唯一的“特等发明奖”时,他说“这是我们集体努力的成果”。 他曾说,如果没有华国锋同志(上世纪60-70年代担任过湖南省和中央主要领导职务,坚定支持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攻关与推广)的支持,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是非常困难的。他还提到“没有原国家科委九局赵石英局长、湖南省农科院原副院长陈洪新(1983年担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等领导、专家的支持,杂交水稻的科研、推广是难以成功的。”

外国同行给予他 “杂交水稻之父”盛誉,他清淡地说“自己只是比别人先行了一步”;

当他的杂交水稻研究成果获得“特等发明奖”时有人质疑“水稻的遗传优势是发现而不是发明”时,他一笑了之。我也明白水稻的遗传优势是发现,中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与方法是袁隆平团队独创的科技发明,全世界公认;

对于“袁隆平品牌”价值被评估1000个亿,他笑着说“我都不相信这个”;

把他的名字用于上市公司名称,他无奈地说“开始我坚决不同意,到时说袁隆平股票今天涨几毛,明天跌几分,那成了什么事!后来省领导就亲自多次上门做工作,说是为了湖南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还可为杂交水稻研究提供经费支持,我不同意不行啊。”

说起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有些兴奋地说“当他们全场起立鼓掌的时候,我一个搞农业育种的科技人员能获得这种荣誉,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很自豪!”

他说“名人不好当”,更喜欢自由自在。和许多普通人一样,他喜欢游泳、打球;会拉琴、开车;还下棋、养猫。他会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春节联欢会上唱歌跳舞。高兴时会点着香烟、挠头开怀大笑;每天晚饭后到室外散散步,有机会还陪着老伴去逛逛集市、超市。

这就是袁隆平---一个淡泊名利、奉献一生的新中国科技工作者,一个使世界仰望、令国人骄傲的时代楷模!

来源: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 2021-12-09 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