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三年多,“90后”吴迪已经拥有了一张相当丰富的履历表。
吴迪参演话剧《人民公敌》
从新浪湖南到《文史博览》和《今日女报》,再到三个月前回归新浪湖南,短短三年,吴迪从一名传统媒体的记者,成为一名新媒体的原创主管。
为他的简历加码的,还有当记者的一年半时间里,留下的遍布全湖南14个市州的足迹,和多篇获得湖南新闻奖副刊金奖,湖南新闻奖二等奖、三等奖,湖南新闻奖专业报一等奖的优秀新闻作品。
而这条路的起点,可以归结为两个字:爱好。
热爱:成长的起点
“我是文字共和国的成员”,11月20日晚上,吴迪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十三邀》(一档由知名作家许知远主持的直播访谈类节目)的宣传海报,海报上面只有这么一句颇具诗意的话。
热爱文学的吴迪对这句话深有同感。大学二年级,吴迪从家人眼中“好找工作”的自动化专业转系到中文。
毕业后,吴迪先后去了新浪湖南和《文史博览》工作,但是抱着“做文字需要经过传统媒体历练”的想法,吴迪选择了“湖南为数不多还在做特稿、深度报道的传统媒体”——《今日女报》作为进一步打磨自己的平台。
无数至今还记忆犹新的采访故事串起了吴迪的记者时光。
吴迪采访知名学者王鲁湘
最令吴迪印象深刻的报道对象叫做杨海。杨海被称为首位“中国慈善个体户”,多年来用自己在国外募捐来的善款给许多人带去希望:麻风病人、艾滋病人、孤寡老人、贫困学生……去年11月,51岁的杨海因病去世,轰动一时。
吴迪采访了杨海的家人、朋友,以及长沙市第一福利院工作人员和曾经帮助过他的志愿者等十多个人,试图还原杨海从生病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一个女志愿者告诉吴迪,如果是给老公买衣服她可能会舍不得,但是给杨海买她很愿意。那一刻,吴迪被杨海和他身边这群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感动了。“这种人格魅力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说。
吴迪也曾记录下湖南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施文岚的故事,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很多其他媒体的关注和跟进。
2017年11月1日,正值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对人文历史感兴趣的吴迪,专访了中南大学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主任黄珊琦,在《历史峥嵘 记西南联大的湖南岁月》一文中“还原了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该篇新闻作品获得当年湖南新闻奖副刊金奖,并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评选。
“我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吴迪感恩在传统媒体的工作经历,但为了追求进一步的提升,他选择在今年9月回到新浪湖南。
“金线”:好内容的标准
“一篇文章达到‘100000+’,就是一个好内容吗?”
11月18日,在第五届红枫大学生记者节系列活动之红枫论谈的现场,身为嘉宾的吴迪向台下的校媒记者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吴迪在红枫论谈的现场与同学们交流
“我很同意冯唐的说法,好的文章是有一条‘金线’的,好的内容也有一条‘金线’。在这条线之下,无论传播得再广,也不能被称为好内容。”
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吴迪对好内容的要求没有松:站在读者之上,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和理念,给予公众启蒙和教育。
对吴迪来说,一味“蹭热点”和“贩卖焦虑”的新媒体内容就是这条“金线”以下的内容。“我和我的朋友曾经讨论过微博怎样才能引起转发,诀窍就是内容要有点‘丧’。”
吴迪不是没有看到“热点”和“焦虑”背后的巨大流量——那在新媒体时代往往意味着巨额利益,只是常常自省,“很多不再接受学校教育的人,都是靠媒体给予的养分在学习,那么作为媒体给他们的养分究竟是有毒的还是没毒的?”
与其“坐顺风车”,不如“自己去开一条路”,去制造热点、制造流行。
吴迪担任新浪湖南运营中心原创内容主管后,推动了一个以“文夕大火八十年祭”为主题的内容策划,邀请了当年的亲历者张靖武老人,和柳肃、陈先枢、梁小进等著名专家共同回顾历史。
“因为只有我们新浪湖南找到了(这四位重要人物),这就是我们的核心资源,其他媒体想报道这件事只能来我们这里,这就是制造流行。”
好内容没有捷径,但是“排毒”和“创新”是吴迪眼中的必经之路。他把人脑海中的固定模式和套路比喻成“桩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把自己揉碎、打碎,把脑子里的桩子拔掉”。
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出“让人有新奇感,跳出他人生活范围之外的,令人眼界开阔、知识增长的内容”。
问答时间
Q1:听说在校期间,您曾担任辩论协会主席,您觉得辩论和新闻采访有没有共通点?
吴迪:辩论最大的好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这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打辩论的时候,你的观点可能不是你同意的,但你必须找论点、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其实采访也是一样的,有的题材可能很多人都做过,这时候就需要一种批判性思维,你必须跳出来寻找一个新的角度。
此外,辩论能让你接住对方说的话。采访之前最好能做好热身运动,能让对方觉得你很了解他、尊重他,这就叫沟通能力。
另外,打辩论时时刻刻要正反方来回拉锯,就好比采访的时候不能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辩论会让你“祛魅”,因为辩论双方都是平等的。同样采访也是一样,采访双方都是平等的。我感觉现在的学生记者太像学生,不像采访者。
按理说,采访者要挑衅、反驳采访对象,这样才算采访,不然变成别人的传道了。古话有云“遇大人则渺之”,越厉害的人越要觉得他是普通的。
Q2:您能否就新闻写作,对校媒记者提点建议呢?
吴迪:首先一定要先读。一个人写作的时候他的内心一定是充盈的、湿润的。很多时候我们写作都是干瘪的,缺少养分。
那养分来自哪里?比如你可以读一读毕飞宇的《小说课》,你会觉得写得真好,你也会很想试着写一写。另外可以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审美,看看真正写得好的文章是什么样子。
吴迪酷爱读书,他两室一厅的房子有一间专门用来放书。他搬家时,书堆满了整整一车。
还可以从模仿开始。中国很多非虚构作品都是模仿国外的,比如说《唐山大地震》是模仿美国人写的《广岛》。
很多人觉得做媒体没有什么门槛,像弹钢琴他们觉得要从基础开始学,但写作好像有笔有纸就可以写,但其实写作也是一门手艺。
另外,写作要重视细节,所以在采访时要掌握尽可能多的材料,多一些现场感。比如说你只写“天下着蒙蒙细雨”,就不如描写一个场景。
多挖掘有趣的细节,切忌陈辞滥调。其实现在的非虚构写作越来越像拍电影,要多一些“肉”,多一些实际的内容。
写作要多坚持,还可以找一些名篇打出来,练那种肌肉记忆。写作很神奇,完全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但写作也是很痛苦的,不过只要你战胜了那种痛苦和焦虑,就会到一个新的境界。
Q3:除了要提升新闻采写的基本功,吴老师对未来有志于从事新闻行业的大学生,还有没有其他建议呢?
吴迪:第一点,就是要找好的媒体实习,比如南方周末、新京报、澎湃……去你能力范围之内最厉害的媒体,去了之后眼界肯定会不一样。
第二点,就是要留下自己拿得出手的作品,体现自己水平的作品。大家可以找一个时效性不那么强的、有深度的选题,凭着自己的兴趣慢慢去做。
记者 / 史晨 李明珠
图片 / 部分由吴迪本人提供
排版 / 李明珠
责编 / 林仕辉
指导老师 / 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