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小乙珀美奖学金”获得者丨曾心怡:研究和学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刘佳 张甲申   2023年11月03日  点击:[]

为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促进新闻与传播学院育人水平提升,增进校友企业和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新传院新闻专业2000级校友安超先生捐赠100万元设立“安小乙珀美奖学金”。“安小乙珀美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大学生创新训练(SIT)计划中表现优异的项目团队。

本期,我们采访了“安小乙奖学金”获得者曾心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心得分享吧!


一、个人简介

ADAFC

曾心怡,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入学以来全部课程平均成绩及学分绩点位列专业第一。获评国家奖学金、湖南大学三好学生、安徽省池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红枫全媒体工作坊优秀成员等。参与红枫全媒体工作坊,辅助湖南大学后勤保障部建立宣传公众号。在学科竞赛方面,主持完成国家级SIT项目(省级重点支持项目)《县级融媒体中心多元化经营现状与合理路径探穷——以“融媒体+电商”为例》,作为第一作者在《新媒体研究》期刊发表论文两篇。在推免夏令营中获得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入营资格,最终推免至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方向。


二、面对生活:君子慎独,有的放矢

谈到初入校园的情景,曾心怡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 “来到大学里,你有什么事情真正是你想做的?”然后接着说道,“被动地被催着高考了,考完了之后被动地去上一个学校,也不知道要干什么,用这样的心态我觉得是很难适应的,你会始终感觉自己好像只是一个来上学的过路人。我觉得应该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些你自己想要尝试但之前没有时间的事情。有一个起点,行动起来,可以更快地去适应生活节奏的变化。”

曾心怡说:“其实大学它是一个很重要的必修课,就是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独处,也要做出很多选择。”这样的“独处”可以是自己深思熟虑后,与众不同的取舍,也可以是自己日程安排的绝对主导。在纷繁复杂的学生工作类型中,曾心怡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她对专业能力进步的考量,选择一方面在“青枫新语”团队中锻炼深度报道等新闻采写的过硬本领,另一方面则在后勤保障部的微信公众号运营中发光发热,“怎么样把这些官方通知号写得既严谨简洁,同时又能拥有一些趣味性?”这些与新媒体相关的思维模式打造使她受益良多。

96C8B

(参与后勤部的建党百年活动)


三、学习备考:学以致用,其义自见

“大学课程能够提供的知识其实很简单——是这个学科的最基础的东西。那么真正想要从一门课中学有所得,应该怎么做?是在准备课堂作业,去准备课程的过程中,看文献、搜资料、学技能,这些事情能让你得到的,也就是说是通过自觉去完成的。”

面对仿佛学生间“行业黑话”的“卷印象分”“卷作业”等等,曾心怡直言不讳:“真正的去做你想做的东西时,对这个课程一定是有疑问的;当你真情实意地去为一个专业问题感到困扰的时候,可以去问老师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他们的建议,他们的视野,能为你提供很多东西,他们也可能会对你的思路和想法感兴趣。”

541E6

(复习笔记)


四、团队合作:齐心协力,得道多助

“小组这个事情其实也是个人作业的升级版,它是在个人作业的基础上,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增加了合作伙伴和对自己的考验。”曾心怡聊到SIT的队伍时,如是说,“你要尝试着去加入到团队当中去,以一个团队的身份去完成一项很不容易的任务,这样任务完成的时候,你就会收获一种成就感,并且它能够带给你非常多有关这个问题的思考。”

回想起SIT项目从敲定到落实的过程,曾心怡说那是个漫长的过程,她们一个团队花费了一整个寒假的时间,每天去看文献、搜索相关的热点、寻找各种可操作性的空间。有的问题热点它是很好的,但是受限于学生的资源有限、渠道受阻,尽管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问题,但却并不适合做成一个大学生的创业创新项目。终于,她们从“媒体中心”这个话题中找到了大致的方向,在结合自身的调研和学院老师方面的多次交流后,项目终于逐渐成型。

同时,学姐也鼓励同学们多和学院层面沟通,获取帮助,不要怯场。“学生的力量在这种实地考察面前,有时候确实是比较微弱的,尤其当你需要去跟官方的机构沟通,我觉得就要适当地去学会求助老师和学院的力量,因为这个其实就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学院不会吝啬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而学生的成果无疑也会让学院增光添彩。

“当你草草敷衍的一个项目结束的时候,你会觉得终于结束了,长叹一口气的感觉,但是当你真正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获得成果之后,你会觉得好值得,这一切都很值得。”曾心怡笑着说。

8C3A0

(SIT调研时的设备搭建)


五、关于获得“安小乙”奖学金

“对于获得这次奖学金,我感到非常惊喜和意外,也真的挺荣幸的。这份奖学金对我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份物质上的奖励和激励,更多时候是对我们这一年的工作,对我们过去那一年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努努力力的每个日日夜夜,为它打下的一行行的字以及为它熬的每个夜的一种充分的肯定。它是鼓励我去努力奔向下一个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安超先生的行为,让我看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校友,在成功之后对自己母校的反馈和反哺,希望和他有着相似的求学经历的同学们能够在他的影响之下、帮助之下获得一些更大的成功,这真的很让人触动,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CC729

(离开图书馆时拍摄的岳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