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话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聊大学教育,聊毕业选择,聊国际传播力

  2019年11月29日  点击:[]

对话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聊大学教育,聊毕业选择,聊国际传播力

5831

韦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传播学博士,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首届“新闻传播学国家学会奖”之杰出青年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五四”青年奖章等重要奖项。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等。


11月4日,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路前一天刚参加完第三届岳麓传媒与文化发展国际论坛,又专程来到了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院楼,为师生们送上主题为“媒体融合的定义、层面与研究议题”的精彩讲座。

讲座结束后,针对 “大学教育、毕业选择、国际传播力”等问题,韦路院长欣然接受了红枫全媒记者的采访。

聊大学教育:“Kaq 2.0”体系

11月3日的院长论坛上,韦路院长提出的Kaq 2.0课程体系建设目标让人眼前一亮。他把人才培养的目标总结为knowledge(知识)、ability(能力)、quality(质量)、personality(人格),“在这四个概念中,我们目前的重点还是学习知识——新闻传播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固然也很重要,但知识和技能都在不断地更新和淘汰,比如20年前的前沿知识放到现在就有些不适用。至于具体的专业知识,在学校里面得学,但是今后到了工作岗位还得学,需要不断地更新。”

F38A

韦路教授在院长论坛上

在韦路院长看来,ability、quality、personality方面的培养是更应该受到关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很容易,怎样在知识获取、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来培养新闻传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一个向上的人格更加重要,这些东西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终身都受益的。”

在Kaq 2.0体系中,韦路院长把ability和quality区分开来。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韦路院长特别强调综合素质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ability主要是指采写编评这样的专业技能,而quality就更高一个层面,它更多是从综合素质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技能强,不代表素质高,但是素质高一定是建立在知识和技能都特别强的基础之上的结果。要把这些知识和技能非常好地融会贯通,变成个体的一个部分,这样才能够体现整体素质的提高,而素质又是我们最终人格(personality)提升的基础,所以它们其实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120D5

韦路教授在讲座上

综合素质高并不代表样样精通,和许多学者一样,韦路院长支持“一专多能,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观点。当天的讲座上,韦路院长把“生产者内部融合”归为媒介融合的一个方面:“全能记者不太务实,但一专多能可以实现,比如你专长写作,但需要和会写代码的人一起合作,这时候你懂一点代码就可以更好地促进你们的合作,这就是一专多能。”

而对于本科教育中常提到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平衡的问题,韦路院长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把课堂搬进一线”,有组织地、集中地在一线进行实践教学,“我们院的同学从大二就开始实习,叫‘社会实践’或者‘社会调查’,但实际情况像‘放鸭子’一样,同学们分散到各个媒体实习,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们目前准备做出一些调整,让大家更有组织地、一起到一线做实践,以项目或者工作坊的形式去做,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机制化的机会,做出更多的成果,跟完全自主实践的毕业大实习区别开来。”

E73F

韦路教授接受采访

聊毕业选择:就业好?深造好?

每到毕业季,“是选择就业好?还是选择考研深造好?”类似的问题,作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韦教授也经常被问到。采访时韦路院长给了红枫全媒记者三个思考方向:兴趣、特长,以及未来职业发展。

“我觉得没有孰轻孰重的优劣之分,对于本科生来讲,如果是名校的学生,大家如果毕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不错的业界的工作,我还是建议大家去工作。如果你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觉得还有必要继续再读硕士或者更高的学位的话,再去读也不迟”。但鉴于目前的就业状况,韦路院长又做了补充,“现在更多的情况是毕业后找不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至少读硕士没有坏处。本科教育现在还是以通识教育、综合素质为主。如果有本科的基础,再加上专硕这样的专业教育,再到某个行业里面去就业,可能会更有竞争力。”

11BAF

红枫全媒记者对话韦路教授

聊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在国际领域上“讲好中国故事”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韦路院长在国际传播领域有着较深的造诣。针对提问,韦路教授侃侃而谈——

“其实中国主流媒体在世界上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模式在全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大家已经开始对中国的各方面的信息越来越感兴趣了。我们需要重点努力的方向,首先是不能只报道中国的事,在全世界的重大议题当中都要有中国的声音出现。我们媒体的影响力要体现在全球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当中,要把握好在全球重大事件当中设置议题的这样一个机会。第二个方向就是在报道重大事件的过程中体现中国的立场,让中国的价值观念更好地传播。第三个是我们在报道中国的过程当中,应以一种更为西方人所接受的方式去发声。西方公众已经习惯了负面性、监督性的报道,我们也可以从建设性的角度去报道一些问题,这要与负面报道区别开来,他们是完全为了批评而批评,但我们是为了建设而去监督,如果中国记者能从“建设”的角度把这类舆论监督报道做好,我们的媒体在整个国际舞台中的公信力会更强。”

不论是国际传播的努力方向,还是大学毕业路口的选择,韦路院长都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清晰的表达方式与我们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他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智者的眼光和平和的语调,为我们准新闻人传道解惑,授人以渔。



记者 | 葛梦源 宋爽 罗家慧

图片 | 罗家慧、范伟堂、姬瑗、刘昌昊、王淑玥、辛月、张心雨、陈晨、网络

编辑 | 宋爽

指导老师 | 吴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