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2日,原湖南农学院副教授万文举采用浸胚法将玉米DNA导入水稻的科研成果鉴定会在长沙召开。这项研究把玉米的优质基因转接到水稻上,目的是提高单产,并首次解决了水稻大穗、多穗与高结实率三者难以统一的矛盾,产出的水稻具有米质较好、田间抗瘟性较强等特点。有人称之为“遗传工程稻”,也叫“玉米稻”或者“玉米遗传稻”。
由我国水稻遗传育种学家闵紹楷、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颜昌敬等18位知名学者、专家组成的成果鉴定组,对该项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遗传工程稻”是我国水稻育种科研攻关的一项重大突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袁隆平先生在成果鉴定书上也签下自己的名字。他还对万老师说:这是一项大成果,以后开国际会议,推荐你去作报告。
于是,新华社、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等省内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省领导同志也表态要大力推广。一时间,专程到原湖南农学院和试验农场购买玉米稻种子的农民络绎不绝,因为稻种供不应求,种子价格被炒到每公斤超100元。
后来采访袁先生时谈及此事,他告诉我,他家离原湖南农学院不远, 晚饭后散步时,看到学校门前来购买“玉米稻”种子的自行车、小货车、拖拉机把路都堵了。问清缘由,他觉得大有问题。因为这项研究还停留在试验阶段,只可小面积试种,不能大面积推广。而且,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栽种这个品种。此外,这个品种在栽培技术上有特殊要求,很多农民根本来不及掌握,弄不好就会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007年3月在三亚育种基地采访袁隆平
袁先生马上写了一封信,要戴秘书送到湖南省某报科教部,请求发表,赶快制止这一急于求成的行为。戴秘书小心提醒他:“您是第一个在鉴定书上签字的,现在却反对玉米稻,如果实际上没问题,岂不是砸了自己的名声?”
袁先生一听很生气:“他们没有经过大面积推广试验,技术上还不成熟,老百姓播了这样的稻种肯定受害啊。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不能不对农民负责,不能不对政府负责!”
但秘书送过去的信,该报并没有发表。于是袁先生又马上将信直接送给分管农业的省领导。直到当年12月30日,袁先生撰写的《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终于由湖南省农业厅专门发函,向各地州市转发。
经过各地有关部门努力,大部分“玉米稻”种子得以追回。可袁先生此举令学校有些人感到不满。不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人的不满变成了感激。因为之前没有追回的那部分玉米稻种子后来出现了产量低、不稳定的现象,一批又一批农民到学校要求赔偿,最后还是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妥善解决。
了解内情的同事说,如果不是袁先生尊重科学、坚持真理、叫停玉米稻,农民的损失和学校的麻烦就更大了。
本文来源于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