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科学家的故事(八)——机车电气装备专家王于化:比我贡献大的人多呢

  2022年01月14日  点击:[]

王于化(1940.1.20—1996.2.1)机车电气装备专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所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4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曾任课题组组长、总体线路室主任。1978-1986年主持设计了当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电力机车线路大型模拟试验室;1978年主持设计东风-4型、东风-8型内燃机车电阻自动装置的电子控制柜,先后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主持引进大型现代化铁路养路机械08-32型捣固车电气系统的国产化,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获“铁道部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1987)、“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0)”、“全国铁路优秀知识分子(1991)”“湖南省劳动模范(1995)”“湖南科技之星(1996)”等荣誉。

提起我国的高铁、动车,国人在享受这种快速、便捷、舒适交通工具出行的同时,无不有一种自豪感,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由电力牵引列车的整车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是来自湖南株洲石峰区田心工业园,这里有专门制造电力机车整车的株洲电力机车厂,更有为电力机车提供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50年前这里就被称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其名声享誉全球,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来这里视察、调研。

因从事科技新闻报道的缘故,我从1992年起,30年间曾无数次来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采访、调研,曾经接触过该所三代所级领导和近百位科技专家,也发表过数十篇新闻稿件及调查报告。株洲所人才济济,从这里曾走出过铁道部部长及三任科技司副司长,铁道科学院党委书记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南车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和总工程师、中国北车总裁等专家型领导干部和科技企业家,更有科研开发成果卓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三大奖、全国和省部级“五一奖章”“劳动模范” “三八红旗手”和全国铁路系统“火车头奖”“詹天佑奖”、“湖南光召科技奖”以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多得一时难以计数。这里是我国铁路先进制造与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聚集着一大批前赴后继的科技“拼命三郎”。

他们,都是中国铁路事业建设发展的“功臣”。王于化,就是其中的一员。


所办主任说“他从未接受过采访”

虽然此前在株洲所采访时就知道王于化的名字,但与他见面却很意外。

那是1996年元旦假期过后不久,我接到该所办公室赵主任的电话,说研究所将召开上一年度年终总结表彰大会,在外工作的各路科技精英都将回所聚集,特别邀请我去所里熟悉一下,以利于今后采访报道,还强调说这次没有邀请其他媒体的记者。

在研究所总结表彰会上,我翻开表彰名册,在一大串名单中看到了王于化的名字。让我好奇的是,这位在机车电气装备方面成果卓著的教授级专家,怎么在铁路养路机械方面也能有大贡献,因为这专业跨度确实有点大。于是我提出想在会后见见王于化,赵主任有些犹豫,说“王于化从来没接受过记者采访”,还告诉我,王于化已动过手术住在医院,是肝癌晚期。我说不便采访去看看他也行,于是赵主任带我到了医院。

一进病房,就看到面容消瘦的王于化在纸本上写着什么,病房床头小柜上堆满了书籍、图纸和一些文字资料。看到我们进来,他停下手中的活与我们打招呼,他妻子告诉赵主任“老王正在审图,还要逐一签字呢。”赵主任向老王说明了我的来意,说先来探望他,等他身体好转了再来采访。王于化浅浅一笑说“好,谢谢!研究所里比我贡献大的人多呢!”为了不打扰他,大家简单说了一些养好身体的话就离开了。

到了2月上旬,我突然想起要采访王于化的事,打电话给赵主任,问老王身体怎么样了。没想到老赵很沉重地说“老王去世了,昨天刚开了追悼会。”一阵沉默后,我提出第二天再来株洲所,想找老王的同事、家人聊聊,看能否收集一些报道素材在决定如何报道。此时已临近春节,研究所事情太多,老赵建议年后再来采访。一直到4月中旬,株洲所办公室宣传干事小谭才电话通知我可以去研究所了。

到了株洲所才知道,王于化于2月1日去世;2月3日,全所数百名职工、家属自发地步行2里多路到殡仪馆参加了追悼会,唁电从全国四面八方有关单位传到株洲;2月5日,所党委作出了“开展向王于化同志学习的决定”;2月6日是研究所的公休日,所党委还组织了王于化同志事迹座谈会。

我到株洲所后,在所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赵小刚(后担任研究所党委书记、株洲电力机车厂厂长、中国南车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等职)的精心组织下,根据采访需要,王于化的同事、亲属、徒弟和所有关领导等20余人参加了我的采访活动。

大家回忆着与老王相处多年的往事,有人发言时竟泣不成声,老王的徒弟说“师傅就像一支两头点亮的蜡烛”,同事们说“老王令人感动的事例太多了”, 一位叫杨杰的年轻人说:“提起王工这些事,我就想哭,我会永远记住他。” 没想到这次采访座谈会开成了一个追思会。在采访中我也被感动得流泪,这是唯一的一次。

4月下旬,我将写好的长篇通讯稿件发往北京,很快得到报社编辑部回复,稿件将在五一节后全文刊发。

得到报社即将见报信息的第二天,我带着采访材料和新闻稿到了省委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向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文选德部长当面报告了有关王于化先进事迹的采访情况和即将见报的信息。文部长认真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先进典型,我会报告茂林书记(王茂林,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和培民同志(郑培民,时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

1996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一枝两头燃烧的红蜡烛——追忆湖南省劳动模范、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所高级工程师王于化”的长篇通讯,头版转2版,全文近五千字还附加图片。

第二天上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来到株洲所,看望了干部职工和王于化的家属,号召大家向王于化学习,并题词“学习王于化同志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不久,铁道部部长韩杼滨、副部长傅志寰到该所看望了王于化的亲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铁道报》、《湖南日报》、《株洲日报》等不少新闻单位也跟进报道了王于化同志的优秀事迹。

5月至10月期间,中共湖南省委、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党委和中共株洲市委分别发出了向王于化同志学习的决定;株洲市委宣传部组织的“王于化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市巡回报告;株洲歌舞剧团还把王于化的形象搬上了舞台。

时任中共株洲市委书记程兴汉曾对我说:“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王于化是株洲人民的骄傲。感谢你和《中国科学报》率先向全国科技界推出了他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王于化同志,对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将成为推动科教兴市的巨大力量。”


外国同行说“中国人真了不起”

有位初到株洲所工作的大学生到车间实习,看到大量研制设备图纸的审核签字都是“王于化”的名字,便好奇地向工人打听王于化是个什么人,一位老师傅深情地对他说:“老王,好人啊,我们所的功臣!"

朴素的语言,洋溢着一个普通工人对这位优秀科技人员的由衷赞许。

1964年8月,王于化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毕业分配到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文革”之后,他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创建了具有8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机车线路模拟实验室。随后,又主持设计了东风4型、东风8型内燃机车电阻制动控制箱,该项目荣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在全国内燃机车上被广泛应用,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亿多元。

1989年到1990年,他主持了铁道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型现代化养路机械08-32捣固车电气系统的技术引进与国产化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电气部件国产化率高达60%。到1995年止,35台捣固车的电气系统装置.实现价值440多万美元。为国家节约外汇125万美元。

云南昆明机械厂和戚嬖堰研究所的合作者忘不了与老王在养路机械国产化合作中,他始终坚持在生产现场,细致入微地指导技术人员,还专门为有关人员讲授技术课。在捣固车第一台样机试制连续3个月时间里,王于化每晚都要带领一批年轻人加班到第二天凌晨。

河南信阳机务段的同志们不会忘记,1989年春节刚过,这位工人模样的老王就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在这里进行第一台电阻制动装置样机的行车试验,一上车就是带着馒头、榨菜,连续36小时不间歇跟车,司机都被感动了。

当年冬天,老王又带领课题组的同志北上大兴安岭地区的昂昂溪机务段,这里最低气温达零下40C,坡道又陡又长,被称为铁路上的“死亡线”。而正是在这里,老王率领的科研组和用心血凝聚的科技成果同时经受住了雪海严寒的考验。

也许奥地利普拉塞公司的老外们也不会忘记这位精瘦的“中国老王”。

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引进奥地利的捣固车技术,但从未有过电气系统搞国产化的先例,他们曾预计中国引进这项技术,前5年只能搞进口组装,第二个5年才可能实现部分构件国产化。

当从中国传出捣固车控制箱第一年就实现国产化,第二年电气部件国产化率达到60%的消息时,专程到昆明参加我国第一台采用国产电气系统的捣固车调试运行的外国专家惊讶不已。当他们来到“神秘的株洲所”时,看到的是“老王”和助手们每天工作12个小时。几大箱图纸整理得井井有条。几百个部件,老王能随口说出它们的名称、代玛、型号和功能。

外国同行从心底里信服了,连声称道“,老王,不可思议,中国人了不起”。


徒弟们说他“像两头燃烧的蜡烛”

1992年10月1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这天,精神矍铄的王于化一大早就起床,7点就到了所里。因这一天所工会要组织职工年度健康检查,他特意提早了一些。

这些年,老王担任研究室主任,又是课题负责人,工作任务多。往年体检时,不是出差给耽误了,就是忙碌得给忘了,这次工会对他盯得紧,几次给他打招呼要参加体检,前一天晚上妻子也叮嘱不能再忘记了。

谁也不曾料到,在这次例行的体检中,查出王于化患有肝癌。尽管从医生的严峻表情上,他预想到事态的严重,还是不相信会有什么大事发生。因为早在8年前的体检中,曾发现过自己的肝功能指标不正常。于是他回到办公室忙碌起来。

他妻子也不敢相信。她从未听丈夫说过累,工作时总是那么精力充沛。同事们也不愿相信:“昨天王于化上班还像跑步一样,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所领导当天得知这一情况,心情十分沉重。所长廖勤生,科研副所长周官森,工会主席刘甫松当晚来到老王家,安慰他夫妇二人,并迅速决定:立即由工会主席等人送老王去上海复查。

抽出时间去上海检查身体,对经常去外地出差的老王却显得那么不容易。研究室日常工作、研发课题任务、与生产单位的合作,都已安排得好好的,这一走,不就乱了吗?于是他推迟了一天又一天,在领导、同事和家人的一再催促下,他安排好工作才动身去上海。

王于化患病的消息传到北京,铁道部和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的领导极为关注,铁道部领导指示: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上海铁道医学院必须全力进行诊治!

1992年11月21日,上海方面派最好的专家为王于化做了手术,一个直径达8cm的肝脏肿瘤被切除。

1993年元旦刚过,新一年开始了。王于化放不下工作,丢不开自己的科研任务,也不希望给研究所增添更多的负担。在医院手术40多天后他硬是要求出院。1月上旬,老王出院了。医生反复交代,回家后要好好休息,千万不能受累,定期到医院复查。可是,王于化回家后不久,就要求去上班。妻子生气了:“难道研究所少了你就不能转了?”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对妻子说:“要是少了研究所这份工作,我倒是不能转了。放心吧,领导不会给我重任务,我去干点轻松活还不行吗?”

在他手术后上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为了课题组的科研工作,他先后3次出差到北京、昆明等地,行程达15000多公里,搜集资料,深入现场,参与研究与设计。

1994年3月,08-32型捣固车国产化研制成果鉴定会在昆明召开,从会场到现场连续7天。同行的所领导多次劝王于化不要过于操劳,但他硬是参加了所有的会议议程,有时会议讨论到深夜,甚至到凌晨,老王同大家一样坚持到最后。

1995年8月,由于癌细胞的扩散,使王于化必须去上海进行化疗,所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要求他在治疗前1个月不上班,可他不愿放下正在进行的大型养路机械清筛车电气系统国产化的图纸校对工作,照常上班。

妻子要找领导反映,他坚决不让,耐心劝说妻子:别去找领导,清筛车马上要组装了,现在课施组人手少,忙不过来,我不把图纸校出来,会影响进度。妻子理解丈夫的心,只好含着泪央求他千万别太劳累。就在这盛夏的酷热季节里,王于化每天忍着疼痛,连续十多天,硬是把一整套的500多张图纸审校完备。临行前是双休日,老王又到办公室,把所有的图纸整理、归类、装订、编目,并向课题组的同志交代得清清楚楚。由于他在审校过程中严格把关,使产品获得投产一次成功。

1995年12月,由于病情恶化,王于化第二次住进了医院。每当领导、同事、学生来看望他,他总要问所里的情况,课题进展怎么样,有什么困难。

就在王于化去世前1个星期,即将出差的所党委书记赵小刚来看望他,打算同他聊聊天,有意不提工作。但老王一听说清筛车电气系统一次试车成功,他消瘦疲惫的脸上立刻精神焕发,并认真向赵书记提出,养路机械科研项目前景很好,人才队伍一定要稳住,特别要培养好年轻人。

而此时的老王,已经是靠流质食品来维持生命了。


廖所长赞他“只讲奉献不求索取”

王于化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与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共事合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受到同事的拥戴和合作者的好评,连外单位的竞争对手也由衷地佩服。他对人宽对己严,以事成为原则,他不多说话,却做到了,所内所外,有口皆碑。大型养路机械捣固车课题组成立时,他找课题的年轻人逐一谈话,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王于化坦诚相见:“搞捣固车,我也是外行,让我们一起来攻克这个难关吧。”他分配任务时,总是放手把重要的技术工作让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干,自己揽下打杂的零碎活,年轻人必需的书籍和文具用品也给准备好。

08-32型自动整车捣固机研制成功了,通过部级成果鉴定。铁道部所属4家合作研制单位要上报主要研究人员名单时,作为电气系统技术的总设计师,论工作、论技术,王于化理所当然的应名居首位。然而老王向所领导提出:应该让作出贡献的年轻人排到前面,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也有利手全所事业的发展,自己的名字放最后就行。领导不同意,争执之后妥协结果是:王于化的名字位居第二。

王于化组织编写《08432捣固车电气系统的岗位培训教材》,并承担全书的绝大部分编辑审稿任务,但他却把“主编”让给了组里另一位年轻骨干。总公司办专门培训班,请王于化去讲课,他极力推荐2名年轻科技人员带着教材赴任。年轻的科技骨干出色地完成了这些任务。

在上海住院期间,铁道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文浩对王于化说,你有什么困难,要人、要车,只管提出来,我们为你解决。然而,老王从来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出门搭乘公共汽车。出院返回株洲时,和妻子一起去排队买火车票。有一次离开上海前,看完门诊后就去火车站签车票,然后还去书店为所里买一些专业书籍。提着沉沉的书,妻子怕他劳累,准备叫辆出租车,他连忙阻止。最后,夫妻俩坐了中巴又转公共汽车,这一天从早上6点半一直折腾到下午2点才回住地,妻子心痛得忍不住跑到卫生间流泪。

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最后两天里,王于化看完了研究所的“九五”发展规划,就想提笔写点建议,妻子担心他劳累,说:“你躺着讲,我代你写。”老王却坚持:“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搞完。”然而此刻,有着坚强性格的王于化同志却再也拿不起他的那支笔了。

在临终前不久的一个深夜,王于化深情地对妻子说:“时间过得真快,来株洲一转眼就三十多年了。我真想亲眼看到我们自己的大型养路机械一条龙作业的情景。希望看到我们的女儿兰兰长大有出息……


王于化的老同事、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中)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对老王的科研工作赞不绝口。(2008-7-25北京)


王于化数十年在本职岗位上竭忠尽智,顽强拼搏,居功不傲,不计名利,领导和同事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得到同事们的高度赞誉:老同事廖勤生所长说他“是一个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人”;赵小刚书记称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典范”;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院士也曾是王于化的老同事,多年后提起老王还称赞他是搞科研的“拼命三郎”。

王于化同志走了,他戴着党和国家授予的花环,捧着亲友同事敬献的鲜花离开了人间,却留下了闪烁着中国人智慧之光的科技成果和可创造巨大财富的高科技产品。更有价值的是,他留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一种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