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PM新药研发监测数据库统计,自2018年1月起,至11月12日,我国已有111种新药上市。中国已迎来创新药获批量的井喷之年。
而每一种新药在推向市场前,都必须经过动物实验、人体实验和临床试验这三个阶段。其中临床试验分三期,一期试验是为了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和代谢过程,需要在健康人身上试验。这些健康人以志愿的方式参加临床试药项目,被称为“试药人”。
在试药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只有极少数人是出于公益而自愿参加,更多人是把试药当成自己的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
参与试药项目原因调查(数据来源:39.net)
在他们眼里,自己的身体是一个宝藏。他们不顾实验药物或大或小的副作用,以此为生。尤其是经不住诱惑的年轻人,已然成为职业试药人的“主力军”。
试药人用自己的身体加码,颤颤巍巍地站上了天平的一端。
直到真正来到试药现场,看着体检队伍一点点地移动,正在读大二的李丹才有了实感。
即使从学医的朋友那了解了试药的基本流程和住院环境,但第一次来参加试药的她还是有些发怵,“试药听起来很可怕的样子,万一有副作用怎么办”。
不过一想到它高昂的报酬——是其他兼职的好几倍,她还是半胆怯半期待地开始了自己的试药历程。四天后出组的李丹看着提示银行卡进款4000元的短信,心里踏实了不少。
“以后有时间,满足要求的话会继续去的”,李丹说,“为了赚钱,为了减轻父亲去世后母亲的重担”。省时、省力又高报酬,这个在微信群中被无意发现的兼职,带着李丹走进了一个“新世界”。
试药现场
同样走进这个“新世界”的还有纪雪梅,已经有过三次试药经历的她直率地表示就是因为缺钱才来做“试药人”。“那段时间每天不用烦恼吃什么,非常清闲。从高楼看市中心的车马人流,有超然物外的轻松。”
从当初担心被当做“小白鼠”,到如今完全从心底接纳并享受这份职业,纪雪梅虽认为现在大多数试药项目已经比较规范,但也认为试药行业规范与否与地域、医院规模有关。“北上广的医院很规范,但是有些地方的二甲甚至等级更低的医院,是难以保障的。”
参与试药前必须签订的知情同意书
试药行业有明文规定,同一志愿者两次试药的间隔必须保持在三个月以上。
然而,纪雪梅说,在一些地方的小医院仍存在着不联网的试药项目,这种项目对试药人的要求更低,试药人还可以重复参与试药项目。
除了项目不联网的漏洞外,体检中如果出现体重偏低或者尿液不合格的情况,不少人会采取往身上塞东西或者调换尿液等手段。
“这种情况原理上不允许,但是跟医院老师混熟之后,他们则可能会酌情处理。”纪雪梅说。
另外,受试群体中还流行着各种作弊的方法:吸烟的人为了通过尿检,提前将符合要求的尿液带在身上,采样时趁机偷换;适量的联苯双酯连服五天,转氨酶会大大降低,可以应对饮酒问题;在胳膊的针眼上涂些粉底液,可以在信息不联网的另一家医院蒙混过去……
纪雪梅表示自己目前只敢参加正规三甲医院的试药项目。“我怕出事”,看到那些试药已达几年之久,脸色跟身体状况都不同于常人的试药人,她心有余悸地说道。
在天平的另一端,试药中介也手握砝码。他们垄断着试药招募市场,从中谋取中介费。
姚伟雄是刚刚“入行”一个月的试药中介人。一个月前在微信群中看到招聘广告的他,只凭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就进入了这个低门槛的行业。虽然工作时间不长,却已经接手了不少单子。
面对着年龄层主要在20-35岁的受试者,除了收集信息和基本的项目介绍外,他很少和受试者交流。
“临床试验有好几个阶段,健康志愿者项目是风险最低的了。因为剂量很小,可能会有不良反应,但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这是姚伟雄经常对受试者们的“模板化”的回答。
他坦言,一般不会和首次想来参加试药的人透露:在地域和时长相同的情况下报酬越高的项目风险越大。
即使有志愿者使用非法手段违规入组,他也并不在意,“那也是志愿者自己要这么干的。”
毕竟,试药中介是姚伟雄的全职,为了生计他不能再浪费受试者资源了。
其实,试药的渠道和信息并没有行外人想得那么隐秘。相反,许多有临床项目的医院都会在院内大厅里通过展牌告示等方式公布招募信息,包括整个流程、可能的风险以及提供的经济补偿。志愿者完全可以直接与医院取得联系,独自入组。
医院大厅中的招募广告
然而,这种招募方式稳定性差,且效率低下,不可避免地会让医院承受拖延带来的损失,于是,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在庞大的需求和高昂的补贴刺激下,中介游走在医院和试药人之间的灰色地带。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报名,了解更多的项目资源,在中介垄断大部分招募市场的背景下,试药人也没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姚伟雄说:“目前志愿者报名还没有像样的官方平台。”试药人不得不直接与中介打交道。而在试药人与中介的关系里,。作为资源的持有者,中介无疑具有更多的权威性“我经常在朋友圈提醒他们(试药人)怎么回答医生电话初审问的问题,要想拿钱,就得这么做。不管是我还是他们。”
中介人在试药兼职群
中介人的朋友圈
试药人为了获得更多收益铤而走险,试药中介用“赚钱快”来诱惑年轻人投身其中。
二者用个人私欲维持着天平两端脆弱的平衡。谁能说清药性与人性哪个更可怕。
而我国的新药研发又是否真的能在这脆弱的平衡上稳步发展?
(注:李丹、纪雪梅、姚伟雄均为化名)
记者 / 王硕 张琳钰 谢金钊
图片 / 谢金钊 王硕 部分来源于网络
排版/王硕
责编/辛晟玮
指导教师/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