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湖南省茶业博览会上,夏国勋带领的安化天茶红红茶,一举拿下了“茶祖神农杯”名优茶评比金奖。距离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安化红茶荣获金质奖章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如今再一次发挥着其独有的茗香茶韵。
红茶复兴路
安化红茶在历史上曾经很受追捧,远销境外市场,是湖南红茶的代表。出生于烟溪镇天茶村的夏国勋是在茶园里长大的,家里世世代代种茶,他从小就学习种植、采摘和制作茶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会劳动了就会做茶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安化红茶的市场不景气,世代种茶为生的天茶村村民难以靠茶叶养家糊口。当时二十岁不到的夏国勋在镇上一个黑板厂打工。虽然从事其他职业,但是夏国勋对茶叶的关注却一直未减,他说:“只要有茶叶的地方,内心还是比较向往。”借着去外省工作的机会,他去了武夷山还有云南一些著名的茶叶生产地学习。在外面闯荡的那几年,他充分认识到了家乡茶叶在发展上与其他地方的差距。
要想富先修路
2002年,29岁的夏国勋就被村民选举成为村支书。夏国勋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天茶村面积大人口稀,修公路的工程量很大。从2002年到2008年,修公路的这六年里,夏国勋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协调纠纷。修路的设备需要押金,夏国勋就把自己家的房子作为抵押。为了支持夏国勋的工作,也为了供儿子读书,夏国勋的妻子夏辉文只身外出打工。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夏国勋都看在眼里,“家里人一直都挺支持我的,有时候我妻子也会说我太辛苦了,不要这样子做了,但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再说人要是身体都健康也用不了多少钱。”
不做黑茶,做红茶
安化县的茶叶生产分为红茶区和黑茶区。虽然以安化红茶为代表的“湖红”在历史上曾风光无限,百年前与安徽的“祁红”、福建的“建红”鼎足而立。但新中国成立后,“湖红”逐渐式微,终被云南的“滇红”所取代。而后安化一直着力宣传的也是黑茶,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安化黑茶一炮打响,成为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夏国勋看到了安化茶叶的商机,但是他没有选择跟随市场做黑茶,而是带着天茶村村民一起复兴安化红茶。“我们这里是红茶区,家家户户都是做红茶,做红茶是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根本。”
夏国勋认为安化红茶之所以没落,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导致的。所以他觉得天茶村要走出大山,就必须重视传播与宣传。带着对家乡红茶品质的信心,夏国勋参加了各地的茶业博览会。2012年,在益阳市第二届黑茶文化节上,他带来的安化红茶在一众黑茶展位上格外显眼,吸引了不少关注,还有记者进行了报道,安化红茶终于又回归到了大众视野。夏国勋也感到非常满足:“这个收益是我们天茶村所有村民的,而且这种收益是无穷无尽的。”
行动走在口号前
安化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天茶村更是因为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2012年“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口号还没有打响,夏国勋就已经注册了公司,利用茶叶带领天茶村脱贫。
天茶村如今已有茶园面积5000亩,规模茶企五家,产值近3000万元。夏国勋的公司因此被多次评为扶贫先进,天茶村也成为了产业脱贫的样板。天茶村村民李石鼎曾经为了赚钱,到深圳打工多年,如今见家乡茶叶产业发展起来了,2017年回到了村里,开了一个小型茶叶加工厂。外出流失的劳动力被家乡产业吸引回流,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
茶叶就像是有“灵气”
茶叶的生长、采摘、制作是一个重复的周期,但夏国勋却不曾厌倦。“我就觉得做茶是下次会比这次好,多做几次之后会更好。每天都在想这个茶要怎么搞,怎么会变得更好。”电子商务如今发展得如火如荼,夏国勋也开始思索要转变产业模式,“将来就是两大块,电子商务加体验馆。”
茶叶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就是顾客都喜欢找源头,茶叶生产地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夏国勋也跟上发展“茶旅一体化”的步伐,开始规划建设体验式服务的茶园。新茶园的选址在海拔600到700米的艾家寨山,他又用了四年时间把公路修到了艾家寨山顶,把原本被枯枝野树覆盖的山顶开发修整成茶园,该工程季节性用工8000个,创造就业岗位400多个,带动移民200多人,为当地的村民增收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夏国勋四十五年的生涯里,几乎一直都是在和茶叶打交道。用他的同事刘琴的话来说,他对茶叶的热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夏国勋还是喜欢亲自参与到做茶中去,对于茶叶也总是轻拿轻放,他觉得茶叶好像就是“有灵气”,“人本来比较疲劳的,一到了我自家的茶园就会比较兴奋。”
对茶叶的质量,他有着自己的标准,“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下雨天不采茶、露水重了也不能采”,偶尔有茶农没有按标准来,夏国勋坚决不收购,为此也跟人闹过不愉快。他觉得“茶叶的质量不按标准来就会影响一个人和企业的名誉。”正因如此,在上海工作了多年的刘琴回到家乡后,毅然决定加入他的团队,她和其他茶厂里的人都记得夏国勋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茶叶就是你怎么对待它, 它就会怎么对待你。”
来源 / 胡凤凡 蔡淑鑫
排版 / 郭豪宇
责编 / 薛尤嘉 杨寒
指导教师 / 阳美燕 吴月娥